Logo

新闻类别所有

  • 发布时间: 2019年07月29天 14:45:50

规范校外线上培训迈出关键一步

2019-07-16 来源:《中国教育报》

规范校外培训正式从线下走入线上。7月15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促进校外线上培训机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切实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外负担。此举标志着规范校外线上培训迈出关键一步。

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总体思路、主要举措是什么?如何理解审查备案、日常监管等政策设计?“用互联网的方法解决互联网的问题”体现在哪些方面?为此,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和有关专家。

抑制校外线上培训野蛮生长

2018年初,教育部等四部门下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拉开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的大幕。截至2019年3月,超过98%存在问题的校外培训机构得到整改。但在整改过程中也出现了“线下减负线上增负”等新问题、新情况。

在线教育蓬勃发展,为个性化、一对一的学习提供了更多机会,然而由于缺少监管,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有的培训平台存在低俗有害信息及与学习无关的游戏等内容;有的培训内容以应试为导向,超标超前,不符合教育规律;学科类培训者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缺乏基本教育教学能力;有的培训预付费过高、合理退费难,用户消费风险大。这些问题影响了校外线上培训质量、增加了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为更好发挥校外线上培训的优势,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亟须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规范校外线上培训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实施意见》坚持改革创新,吸收借鉴校外线下培训机构管理经验,“用互联网的方法解决互联网的问题”,采取“互联网+监管”新模式,按照备案审查、逐一排查、全面整改、加强监管的流程,有计划、分步骤开展规范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实施意见》利用‘互联网+教育’新模式,从依法规范、科学监管、协同治理的关键环节入手,对于完善监管机制、构建长效机制、规范线上培训秩序、维护良好教育生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博说。

“出台政策来规范线上培训不是急刹车,而是为线上培训更好地发展铺轨道、做保养。”在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杨非看来,《实施意见》的出台,既及时回应了出现的棘手问题,又不搞“一刀切”,为线上培训提供了基本的政策依据,是保障线上培训进一步健康发展的航向标。

采用备案审查制度,更强调事中、事后监管

“区别于传统教育模式,在线教育内容的更新迭代更快,传统的对教材等实体内容的监管方式,往往不符合实际。出现问题后的跨区域监管、处罚等涉及复杂的行政协调难度较大。庞大的数据量对信息安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说。

记者注意到,与校外线下培训的准入实行县级审批、先证后照,取得办学许可是前置条件不同的是,《实施意见》对校外线上培训采用备案审查制度,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核实。

“这主要考虑了线上培训扁平化、覆盖广、规模大、变化快等特点。”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由县级审批改为省级备案,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监管层级,一方面是考虑到省级审查力量较强,能够保障审查的权威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信息透明度。

“实施备案审查制度更加强调事中和事后的监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马嘉宾解释,日常监管主要针对当前校外线上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长、培训人员、信息安全、规范经营等5个重点方面作出了规定。同时还规定建立相应的机制,例如开通全国校外线上培训管理服务平台,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以有效监管校外线上培训机构。

在杨非看来,《实施意见》坚持了制度与措施同行、短期与长效兼顾。“在线培训是新型产业,而且将长期发展下去,对于已经开展的线上培训进行集中备案排查,对新开设的线上培训采取先备案再开展的方式,一并纳入长期监管,建立黑白名单制度,通过多方协同、综合治理达到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目的。”

“互联网+监管”,用互联网的方法解决互联网的问题

“在线教育的独特特征,使得传统的监管方式和手段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监管互联网教育。”余胜泉说。

“根据互联网和线上培训的特点,‘用互联网的方法解决互联网的问题’,采取‘互联网+监管’新模式,是各项规范性要求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

“互联网+监管”体现在哪些方面?该负责人介绍,一是建平台,建设全国校外线上培训管理服务平台,为各省份开展备案和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建机制,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在平台上及时公布培训机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实现动态监管。三是存信息,要求培训机构将培训内容和培训数据信息留存一年以上,其中直播教学的影像须留存至少6个月,用户行为日志留存一年以上,保障监管有据可查。

杨非介绍,通过全国校外线上培训管理服务平台,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事权划分使用平台备案审查和监管功能,培训机构按照备案和监管要求使用平台提交备案材料和监管数据,家长和学生通过平台可方便查询培训机构、课程和师资信息。

“通过该平台可以提高各级教育部门之间、教育部门与培训机构之间的协同工作效率。创造开放、公平的监管环境,提高长效监管的质量。”杨非说。

“《实施意见》的出台,将野蛮生长、无序发展的线上培训纳入了监管体系中,迈出了规范有序发展的第一步。对在线培训和线上教育的规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制定在线教育服务内容与技术规范,建立独立、透明、基于数据、可信的第三方教育服务评估体系,探索在线教育预缴费纳入第三方机构存托机制等,将是未来助力构建校内外协同育人良好局面、保障线上培训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余胜泉说。